接地电阻如何测量


接地电阻如何测量

文章插图

1、两线法条件:必须有已知接地良好的地 , 如PEN等 , 所测量的结果是被测地和已知地的电阻和 。 假如已知地远小于被测地的电阻 , 测量结果可以作为被测地的结果 。 适用于:楼群稠密或水泥地等密封无法打地桩的地区 。 接线:E+ES接到被测地 , H+S接到已知地 。
2、 三线法条件:必须有两个接地棒:一个辅助地和一个探测电极 。 各个接地电极间的间隔不小于20米 。 原理是在辅助地和被测地之间加上电流 , 测量被测地和探测电极间的电压降 , 测量结果包括测量电缆本身的电阻 。
适用于:地基接地 , 建筑工地接地和防雷接地 。 接线:S接探测电极 , H接辅助地 , E和ES连接后接被测地 。
3、四线法基本上同三线法 , 在低接地电阻测量和消除测量电缆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时替换三线法 。 测量时E和ES必须单独直接连接到被测地 。 该方法是所有接地电阻丈量方法中正确度最高的 。
4、单钳测量测量多点接地中的每个接地点的接地电阻 , 而且不能断开接地连接防止发生危险 。 适用于:多点接地 , 不能断开连接 , 测量每个接地点的电阻 。 接线:用电流钳监测被测接地点上的电流 。
5、双钳法条件:多点接地 , 不打辅助地桩 , 测量单个接地 。 接线:使用厂商指定的电流钳接到相应的插口上 , 将两钳卡在接地导体上 , 两钳间的间隔要大于0.25米 。
接地电阻如何测量

文章插图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 。 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 , 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 。 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和四极法 。
在测接地电阻时 , 有些因素造成接地电阻不准确:
1、地网周边土壤构成不一致 , 地质不一 , 紧密、干湿程度不一样 , 具有分散性 , 地表面杂散电流、特别是架空地线、地下水管、电缆外皮等等 , 对测试影响特别大 。 解决的方法: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 , 取平均值 。
2、测试线方向不对 , 距离不够长 。 解决的方法:找准测试方向和距离 。
3、辅助接地极电阻过大 。 解决的方法:在地桩处泼水或使用降阻剂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 。
4、测试夹与接地测量点接触电阻过大 。 解决的方法:将接触点用锉刀或砂纸磨光 , 用测试线夹子充分夹好磨光触点 。
5、干扰影响 。 解决的方法:调整放线方向 , 尽量避开干扰大的方向 , 使仪表读数减少跳动 。
6、仪表使用问题 。 电池电量不足 , 解决的方法:更换电池 。
7、仪表精确度下降 。 解决的方法:重新校准为零 。 接地电阻的测试值的准确性 , 是判断接地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 测试值一旦不准确 , 要不浪费人力物力(测值偏大) , 要不就会给接地设备带来安全隐患(测值偏小) 。


【接地电阻如何测量】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